北京欢乐谷制定景区旅游厕所改造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旅游厕所改建管理工作,有效解决了景区广大游客“如厕”难的问题,努力给广大游客创造一个干净、卫生、安全、舒适的旅游公共服务环境。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是一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类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馆内共有厕所15座,其中蹲便95个、坐便68个、小便器75个、无障碍坐便10个。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将“旅游厕所革命”作为提升景区服务品质、优化景区环境的重要抓手,以人性化服务设施配备、管理机制创新、旅游高峰期应对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人性化的如厕环境。
自2015年起,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湿地景区展“厕所革命”,将厕所管理升级、补齐短板,坚持国家标准与地方特色并重原则,强调生态环保节能的特点,做到实用与文化特色兼并。
多年来,景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在核心景区建设10座厕所,命名为“解手场”,配备有第三卫生间、残疾人厕位、无障碍通道等人性化服务设施。
阿尔山旅游公司紧抓旅游厕所创建黄金期,通过公司党总支会议决定,将建设旅游厕所列为年度工作重点,先后投资2088.6万元,新建、升级改造旅游厕所16座,共计面积1993.52平方米,其中3A级旅游厕所十二座,2A一座、A级三座。
景区从2017年开始先后共投资559万元对景区内的旅游厕所进行改扩建和升级。目前,景区旅游厕所已经全部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这一目标,满足了各类游客的入厕需求。
近3年来,景区将原有厕所进行升级改造,以“星级卫生间”建设理念进行打造,将智慧景区建设工作融入其中,增加智能化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旨在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如厕服务。
目前,景区旅游厕所达到“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建设管理目标。
2021年,北京野生动物园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厕所作为景区的基础接待设施,在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满足了“布局合理、设施完好、环境整洁、作业规范、着装整齐、礼貌待人、随脏随清、服务周到”的工作要求,随着游客逐年增加,园内厕所近年来没有出现投诉,并数次收到客人好评。
吉林省长春市庙香山温泉滑雪度假区以厕所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完善,提升旅游服务和产业素质,进一步夯实旅游经济建设基础、提升形象。
近年来,园区新建和升级改造旅游厕所共有17座,分散在园区各个点位,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大部分采用低功耗、节水型设备。每个厕位用隔板分隔,均配置盥洗设备、挂衣钩、卫生纸、面镜和干手设备。
2019年,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景区内所有厕所都按A级标准进行了改造,其中AAA级5座、AA级9座、A级5座,全部免费开放。干净整洁的旅游厕所,获得了岛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旅游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玄武湖,是钟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近年来,为落实“旅游厕所革命”工作要求,结合景区厕所现状,景区全面推进厕所建设和管理工作.
目前,苏州乐园森林世界景区共有14座厕所,包括AAA+厕所1座、AAA厕所6座、AA厕所6座,以及373个厕位、14个第三家庭卫生间、3个独立母婴室,每座厕所位置间隔保障10分钟内可步行到达。
浙江省开化市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内的旅游厕所,位于游客服务中心、根雕佛国、醉根宝塔、醉景园、购物中心、华夏根雕艺术博物馆、天工博物馆、浙西红色根雕艺术博物馆等景点内,共有30处,其中,3A级旅游厕所12处,占比40%。
为了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群众切实需求,浙江省绍兴市兰亭景区以5A创建为契机,加强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打造美观、标准、舒适且富有兰亭景区特色的旅游厕所。
近年来,古镇景区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按照“数量充足、卫生文明、实用免费、有效管理”的要求,全力推进景区旅游厕所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截至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天柱山风景区旅游厕所共有22座,其中AAA级旅游厕所11座,分为水冲式旅游厕所和环保免冲厕所,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的旅游厕所设有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并配套有无障碍设施。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对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旅游厕所进行建设改造,并在硬件升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环境提升和管理模式优化,结合园区实际,推广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新理念、新举措,获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湄洲岛将推进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作为旅游景区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目前,景区内旅游厕所已达43座,共有14个第三卫生间,基本实现全岛旅游厕所“全域覆盖、数量充足、使用免费”。
江湾景区按照“数量充足、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2021年,投资100多万元对景区的旅游厕所进行了升级改造,坚持绿色环保原则,打造生态和谐厕所。
景区在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上紧扣景区整体文化气质,无论是青瓦白墙还是丹楹刻桷,都意在彰显中国古典文化之美,并与厕所所在地的具体景点特色耦合,能够给游客带来连贯而统一的观赏游玩体验。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知名度现越来越高,每年入区人数也大幅度增加,为了给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各项服务设施不断创新与完善。
天蒙景区整体游览线路全程13公里,根据游览线路和服务设施位置,景区内共计设置了19处卫生间,279个厕位,按照设施配套、干净卫生、外观协调、游客满意的原则,推进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街区等场所新建、改建旅游的厕所19个全部达到A级建设标准。
清明上河园以《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为基准,大力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推进工作中,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带领员工攻克艰中之艰、解决难中之难,最终敲定了“以人为本、干净舒心、特色突出、彰显文化”十六字方针,将“服务游客”作为最终目标,持之以恒推进旅游厕所管理。
近年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致力于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升旅游厕所建设品质和消费者的文化旅游体验感知度,促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可持续发展。
自2018年“厕所革命”以来,木兰草原景区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新改建了旅游厕所10座,在厕所管理上下真功夫,让每座旅游厕所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提升了景区环境和服务质量。
三峡大瀑布旅游区在省、市、区各级政府以及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抓好厕所建设,将“厕所革命”作为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精心部署、强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橘子洲景区严格对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照3A旅游厕所标准,遵循“三统”原则,即“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内饰用材,统一小件配备从细节着手”,以第三卫生间建设为重点,以智慧管理为抓手,斥资650万元对16座旅游厕所实行全面提质,力求在数量上、设计上、服务上符合并高于5A标准。
为把核心景区打造成全国山岳型景区标杆,拟定了“五年行动计划”。其中实施厕所提质工程是重点任务之一,注重生态性和舒适性相结合,大力推动厕所建设。通过三轮厕所建设,基本达到了扩容量、优环境、多功能的目标。
近年来,罗浮山景区在厕所建设与管理中,紧紧围绕《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通过创新手段不断强化“厕所革命”建设,做到多措并举、建管并重,推进了厕所科学化和常态化管理,实现了旅游厕所标准化建设的稳步提升。
景区致力打造一批便民文明的旅游厕所,目前景区旅游厕所基本达到易于寻找、方便到达、与景观协调等要求,且能保障相邻的两座厕所步行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男女比例控制在不大于2:3,全面提升了景区服务水平,树立了文明旅游新形象。
为切实提升广大游客如厕满意度,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近年来,在厕所建设与管理中,做到多措并举,建管并重,通过智慧赋能,强化“12345”管理创新,旅游厕所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重庆市龙缸景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旅游厕所建设及改造中,围绕智能化、科学化、人性化“三化”思路,2021年,在原有旅游厕所基础上,新增投入900余万元,全面改造提升景区旅游厕所20座,总厕位319个,男女厕位比4:6。
九寨沟厕所均为半开敞空间,在满足传统建筑材料使用、做法和构造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根据九寨沟原建筑群体的特点,将建筑的屋顶、局部墙体、门窗做法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适性,并适当节能。
2017年,剑门关景区获得原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人文关怀·无障碍设施”类表彰。2019年,剑阁县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经验入选《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推进现场会经典经验汇编》。
景区旅游公厕设施设备齐全,配备洗手液、烘干机、手纸等。厕所设计是砖混木包装结构,建筑最高高度7.5米,项目占地面积382.46平方米,总厕位47个,其中女生厕位24个,男生厕位合计24个,第三卫生间、母婴室,配置公厕智能管理平台等。
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用26座公厕展示了“4A”气质,结合了当地生态、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紧密结合,使景区厕所也能成为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
通过多年发展,石林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又具有石林特色的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模式,即“规划全域化、建设生态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
为进一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旅游服务名牌,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坚持国家标准与地方特色并重原则,强调生态环保节能,实施旅游厕所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厕所革命”发展,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舒适感。
截至目前,玉龙雪山景区共有旅游厕所36座(含办公区附属厕所),厕位共计890余个,其中,有17座A级以上旅游厕所。景区内的旅游厕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数量充足。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按照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办法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解决人流密集时观景台游客“入厕”难、“入厕”不便的问题,做到数量与质量、实用与美观相协调,积极构建“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旅游厕所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大唐芙蓉园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整体品牌形象,给游客提供更好的舒适游览环境,景区对所有标识标牌进行统一设计,同时对卫生间内增设相关制度、公示牌及日常检查记录表,由公司高管负责、部门经理监督、环境保障组主管负责日常管理,形成从上到下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在管理中出现漏洞。
近年来,为提高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景区旅游厕所品质升级,为游客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如厕环境,嘉峪关文物景区持续实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切实将旅游厕所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来抓。
茶卡壹号·盐湖景区旅游厕所根据景区规划整体布局,按照均匀布设、合理布点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游客承载量进行建设,在人大流量聚集的停车场、游客中心、小火车上车站等位置建设旅游厕所10座,最大程度方便游客使用。
近年来,为提升旅游厕所服务品质,景区对4座独立式厕所进行升级改造,男女厕位、蹲坐比例符合标准规定,每个厕所增加了一个无障碍卫生间;每个厕位加装置物台、扶手,洗手池加装热水器。
为改善景区旅游环境,提升景区品位,解决游客如厕难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沙湖景区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先后新建A级厕所6座,并对11座老旧厕所进行改造升级,厕所外观、色彩、造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布局合理,便于寻找。
天山托木尔景区·大峡谷面积300平方公里,于2016年7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7年3月入选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9年底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景区旅游厕所总数24座,厕位总数289个,单个厕所平均服务面积达48平方米。
天山天池景区2020年依托地债资金,投资超2000万元,开展了新疆天池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二期)厕所建设项目建设。
《中国旅游报》社有限公司简介 | 版权保护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通知公告
中国旅游报 中国旅游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87号 京ICP备0501909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许可证:101200603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168056